老年患者如何用好抗精神病药?
2020-10-25
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病程迁延的疾病,导致住院的患者老年人居多,但老年人的心功能、肝肾功能相对较差,对于这一不常人群,咱们精神科医生在用药时往往得谨慎。 老年人的剂量通常为成人剂量的1/4-1/2一 为啥老年人的剂量通常为成人剂量的1/4-1/2?
1.药物清除速度慢,血液浓度增加。2.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,易发生各种不良反应。3.伴发躯体疾病多,有时会服用多种药物。
二 哪些情况下考虑在老年人群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呢?
主要适应症:精神分裂症,痴呆伴有激越和妄想,谵妄,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重度抑郁。 相对适应症:痴呆伴有激越但无妄想,伴有激越但无妄想的抑郁症,伴有严重焦虑但无精神病性症状的重症抑郁症,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。 不建议用于以下疾病:严重的恶心和呕吐,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易激惹和敌意,无严重焦虑且无精神病性症状的睡眠紊乱或药物所致睡眠紊乱。
三 老年人群应用抗精神病药需要留意哪些原则呢?
仔细评估:具体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,判定患者是否需要抗精神病药物。
了解病史:需要仔细询问患者以前的用药史,药物的起效情况以及不良反应。 起始量要低、加药要迟缓:鉴于老年人群的不凡药理学特点,不管是起始量还是加药的剂量都得小剂量,治疗剂量一般为青壮年的1/3-1/2。
精心选择药物:如前所述,患者还合并其他躯体疾病,以及不凡的药理学特点,尽量选择抗胆碱能和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小、镇静作用弱、无肝肾毒性的药物。
四 老年人群合并躯体问题时,怎么挑选抗精神病药物?
合并心脏病:首先对心功能影响小的药物,如利培酮、奥氮平和喹硫平,尽量避免使用抗胆碱能作用或对肾上腺素能受体作用强的药物。
合并肝脏疾病:选择对肝功毒性较低的药物,如利培酮,但主要剂量要低,并需要监测其肝功。
合并肾脏疾病:留意减少抗精神病药的剂量。
合并糖尿病:不适用氯氮平和奥氮平等对糖脂代谢影响强的药物,需要加强患者的血糖监测,并请内分泌科会诊。
摘自《丁香园》